果壳网“知识青年烩”小记

11月8日,木马剧场。

中午扒拉了两口面,匆匆请假前往。地铁一个小时,到达北京的另一角。在场外排队签到,入场时已经几乎座无虚席,于是在侧面最后一排找个位子坐下来。事实证明下次不能坐这种位置:超级冷,而且屏幕完全看不清。

首先,Coursera的国际事务负责人Eli Bildner分享了Coursera的一些数据,比如避孕(Contraception)的修课人群集中在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而全球老年化则有许多老年人选择,哲学课程两者皆为主力,但儿童营养与烹饪恰恰两者都很少,主要还是三十多岁的父母。还有,某种调查显示,21分钟的视频长度最合适,尽管10~12分钟的最为普遍;多人Peer Assessment效果不错。官方数据有趣,要是更加详尽就好了。

另外,如果把学生分为三类:free,自付费的signature track,申请免费的signature track,那么两类signature track的结课率都高于不选signature track的学员。这让我想到,其实多数人会忽略时间成本,但不会忽略金钱成本。无耕耘则无收获,无付出则无承诺。

Eli还提到,在美国中部有一个NGO组织当地低收入女性组团学习Coursera课程,十个人中原本只有两人上过大学,结果最后九个人都拿到了第一门business课程的证书。感人。最近在读Duhigg的The Power of Habit,里面也提到,习惯成自然,而参与团体有助于培养特定习惯。想想我自己,自从有“小伙伴”以来,因为跟不上而quit的比例似乎也降低了。

台大教概率的葉老师接下来登场,引来全场高潮,显然台下粉丝众多。他主要介绍几率课的线上游戏PaGAMO:每个学生都可以攻占一小块一小块的地,但是每次都必须先答对题目。这种游戏平台适合任何需要做客观题的课,因为只要改编题目就OK。学生会由玩游戏上瘾而导致做题上瘾,也就是说游戏会让学生爱上做题,解决了一个千古难题。好想法,身边确实有个人已经上瘾了,不过我实在是对这种东西免疫,玩一玩无所谓,不玩也无所谓。

然后,清华教电路的于老师,谈到了MOOC的分合之道。对于课程设计者应该有所启发。以前我跟某人讨论的时候,已经一致认可,线上教学发展之后,传统大课一定会变得惨淡,依然存在线下(face to face)价值的课程只有实验、答疑和讨论班。但是仔细想想,后两者确实跟SPOC(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)存在竞争关系。这是之前没太意识到的。还是应该注意一下SPOC。

微软的张峥老师讲了他自己的一些想法。他是研究计算机的,但在有些识别任务上,人有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。说实话没太听明白这部分是在讲什么,因为屏幕看不见,于是光注意到张老师台风超级赞,实在太有魅力了……另外,他当初那篇文章《在Coursera,随时都是学习的好时候》,对于推广MOOC功不可没。

下面进入两位果壳网友的分享环节。wzyer有40多份证书,他每周大约要花40小时在MOOC上面,同时还有工作。他选的很多课不是水课,而是有难度的专业课。相比之下,一直停留在comfort zone的我,实在惭愧。他利用MOOC,是在延续学校学习,帮助自己实现职业/专业成长。有动机,才有动力。

另一位14岁小朋友紫玲子的分享,interesting。她没怎么学过课程,似乎是选听过两三门,拿到过一门的证书。在Coursera上面见到过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同学,比如十一二岁学概率或者微积分的,后生可畏,尤其是早早知道主动珍惜学习机会的人。哎,真希望MOOC能早出现几年,我也能在中学时就接触这样的学习机会。

然后是半小时的分组讨论阶段。本来报名时,果壳方面给出了三个分会场:字幕组,MOOC面对多元文化,MOOC改变学习和工作;而我填写了其他:MOOC改变传统课堂。于是邮件里面就把我安排在了第四场。结果现场签到的时候,却不知为何被分到了字幕组那一组……

后来溜到第四组,跟北大电子电路课的呆呆老师打了招呼,听了一点讨论,发现大家都对MOOC改变校园好乐观啊。还听到一位人士介绍北京数字学校,回来上网一搜,原来从2012年6月开始,北京市已经录制了义务教育阶段各科目的名师课程,放在歌华有线的点播频道上,供中小学生免费学习,真是不错。

不过我原本提这个话题,并不是针对MOOC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,而是希望探讨MOOC如何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。比如说上面提到的北京数字学校,学生利用率如何?想必不会多高。但是教师却可以从中获益不少。MOOC给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进修机会,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。比如讲计算机文化、互联网历史的课程,往往都比较无聊,而Coursera上面Dr. Chuck那门Internet History, Technology and Security就提供了老师自己采访许多互联网大牛的视频,如果利用起来,课程会变得生动许多,真实许多吧。最近协助某教育机构设计网络课堂,也大大受到了Coursera上面Ohio State University那门Calculus I的启发,Bart Snapp的教学方式太有趣了!

最后,秦始皇课的吕老师又谈人生谈感情了。果壳网的姬十三介绍了他们做的华语世界MOOC调查的一些有趣结果,相信一周内发布的完整报告会更值得一看。

当初在果壳的MOOC学院讨论区提过几个问题,但似乎有意无意被漏掉了;在现场想提问,却完全得不到提问机会,真是咬牙切齿……这里留个备份吧:

  1. 目前Coursera站上课程仍显得较为零散,分类也比较粗糙,而且先修课程、后继课程都不够明确。未来是否会像Edx的XSeries那样,推出更加专题化、系列化的课程?或者改善个性化课程推荐?
  1. Coursera站上的Career Services功能似乎一直是beta版本,以后呢?
  1. 无论是向英语使用者教授其他小语种的课程,还是向英语初学者教授英语高级用法的课程,语言教学类的MOOC为何很少见?(最近看到Coursera跟沪江居然也开始合作了,实在是出乎意料……)

回来的路上,跟某人继续讨论学习动机和动力问题。

PaGAMO真的好吗?MOOC真的好吗?我最担心也最好奇的是,这些东西,到底让人学到多少呢?你的投入和付出成正比吗?When you study, how much do you learn?

还记得大一学编程的时候,学校有POJ。这样的Online Judge平台,与PaGAMO相比,没有“游戏性”,但排名制度依然存在,刷题者也不少。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OJ这种形式,因为游戏平台有太多时间等待载入,等待刷新,做重复题目,你投入十个小时,其中可能只有一半时间在真正做题。

扩展到学外语方面,拓词、Duolingo都有类似的问题。背单词本身就不是学外语的正途,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沉迷于拓词中,同时还觉得自己在变身学霸?有没有可能,它们只给你一种自己在学习的错觉,而实际上学到的东西并不多呢?

低效率的学习,确实比不学习要好,但依然不如高效率的学习更好。对于无心学习的人,这或许是一种迂回之道,但是不是正路呢?有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呢?

失去才知珍贵;离开校园的人,或许才能终于明白学习的价值。

最后,我自己的MOOC学习,目前至少还存在几方面问题:学得太零散不系统;停留在comfort zone,缺乏挑战;依然看重分数,忽略其他方面的参与。MOOC学习需要专注,有的放矢,量力而行。



Previous     Next
sighsmile /
Published under (CC) BY-NC-SA